甲醇市場行情弱勢回調
3月份,蟄伏了半年之久的甲醇一躍而起,沖破1800、1900等關口,重返“2”時代。歸其原因主要有:“供給側”改革政策條件有條不紊的實施;鋼鐵、煤炭等產業去產能化進程加速;兩會帶動經濟環境相對寬松等利好影響下,資金流入期貨市場,以及黑色板塊接連漲停、化工板塊大幅跟漲、農產品緊隨其后,期貨從業者信心滿滿。3月初,華東港口現貨為1800元/噸左右,3月21日商談則在2000元/噸上下,甲醇期貨主力合約MA 1605則由3月4日的1810元/噸升至3月22日的2075元/噸,漲幅達14.6%。但是由于原油低位、全球經濟下行等宏觀層面影響以及甲醇下游盈利欠佳、歐美進口貨虎視眈眈等基本面利空存在,3月22日甲醇期貨市場率由2100關口直逼2000關口。隨之江蘇港口現貨商談重心由2030元/噸回落至1870~1910元/噸,周邊山東及蘇北一帶推漲之勢也有所緩解,甲醇期現貨市場重回平靜及理性。
影響因素:1.國際市場。進口方面,國際甲醇裝置多運行平穩,中東、美洲及東南亞地區目前約有10~12萬噸貨物正在裝船,將于4-5月份到港,并且價格保持與中國套利窗口開啟狀態。預計后市進口甲醇量將快速增長。2.下游市場。除甲醛開工率有所好轉之外,其他下游開工并未增加,而甲醇制烯烴開工率還有所下降。3.生產情況。國內甲醇企業總開工率為58%左右,西南氣頭企業、東北部分企業開工較低,并且后續部分西北企業有檢修計劃,國內供應量維持相對偏緊態勢,然隨著價格的走高,氣頭企業將重啟,供應量會得以恢復。4.天氣影響。3月份南方部分地區雨水增多,北方氣溫回升,供暖季的結束使得煤氣和天然氣供應有所恢復。春運的結束,交通恢復正常。
后市預計,受下游行業跟進乏力,內外盤套利空間加大,短期價差期貨價格有弱勢回調的需求。